#机器学习# 文章列表 浅入浅出:PageRank算法 使用 TextRank 算法为文本生成关键字和摘要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 如何使用MapReduce实现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1) 如何使用MapReduce实现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2) 浅入浅出:K近邻算法 使用mahout下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新闻分类 使用Affinity Propagation进行聚类 K-medoids聚类 矩阵分解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NMF和经典SVD实战 使用特征递归消除筛选特征 如何分配权重 比较NMF、PCA和VQ 方差和协方差 基于SVD的协同过滤 逻辑斯谛回归代码实现 隐语义模型和NMF(非负矩阵分解) 使用PCA处理MNIST数据集 使用GBDT选取特征 基于贝叶斯的文本分类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在hadoop1.2.1上安装mahout 0.9 Hadoop 2.4 实现Kmeans聚类算法 在Iris数据集上对比PCA、LDA、NMF 基于贝叶斯的文本分类实战 单层决策树 Logistic regression(逻辑斯蒂回归)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 词袋模型与文档-词矩阵 如何实现拼音与汉字的互相转换 梯度下降法 如何判定相似度 MovieLens数据集介绍 基于KNN的文本分类实战 Jasper文本分类系列博客阅读摘录 使用 Mean Shift进行聚类 朴素贝叶斯的三个常用模型:高斯、多项式、伯努利 使用决策树处理iris数据集 浅入浅出:从Kmeans到Kmeans++ 如何持久化scikit-learn中训练好的模型 浅入浅出:DBSCAN聚类算法(1) 浅入浅出:DBSCAN聚类算法(2) 2015阿里移动推荐算法比赛第一赛季总结 爬山算法 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划分邮件 层次聚类 基于MapReduce的频繁项集挖掘 搜狗实体关系提取比赛

如何判定相似度


#机器学习#


2014-03-26

如何判定相似度是协同过滤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很很多方法来获取两组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基本原则都是,相似度越大,对应的值也越大。本文总结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其中的一些计算使用python完成。

曼哈顿距离

资料[2]定义曼哈顿距离的正式意义为L1-距离或城市区块距离,也就是在欧几里得空间的固定直角坐标系上两点所形成的线段对轴产生的投影的距离总和。 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个点(1,3)(13,42),要求两者的曼哈顿距离,应该:

def get_L1(dot1, dot2):
    ''' 曼哈顿距离'''
    return sum([abs(dot1[x] - dot2[x]) for x in range(len(dot1))])
if __name__ == '__main__':
    dot1 = [1, 3];
    dot2 = [13, 42];
    print get_L1(dot1, dot2)

运行结果是51

一般认为两个点越相似,曼哈顿距离越小(且不会小于0),考虑到距离为0的情况,相应的相似度应该如下计算:

similarity = 1.0 / (1.0 + get_L1(dot1, dot2))

欧几里得距离

这个就是在欧几里得空间两点的直线距离,若两点分别为(1,3,3)(13,42,13)

from math import sqrt
def get_euclidean_distance(dot1, dot2):
    ''' 欧几里得距离'''
    s = sum([pow(dot1[x] - dot2[x], 2) for x in range(len(dot1))])
    return sqrt(s)

if __name__ == '__main__':
    dot1 = [1, 3, 3];
    dot2 = [13, 42, 13];
    distance = get_euclidean_distance(dot1, dot2)
    print distance

求得的欧几里得距离为42.0119030752。与曼哈顿距离类似,相似度可以如下计算:

similarity = 1.0 / (1.0 + get_euclidean_distance(dot1, dot2))

Jaccard/Tanimoto系数

该方法主要用来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相似度,说白了就是交集元素个数除以并集元素个数,例如:

def get_tanimoto_coefficient(set1, set2):
    ''' Jaccard/Tanimoto系数 '''
    intersection = set1 & set2
    union = set1 | set2
    return float(len(intersection)) / len(uni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t1 = set([1,2,3,4,5,33,5])
    set2 = set([2,5,34,21,3,7,23,8,0])
    print get_tanimoto_coefficient(set1, set2)

结果为0.25。这也就是set1和set2的相似度。资料[9]中给出了一个公式:

在这个公式中,a和b的每一个值只能是0或1。

余弦相似性

把要判断相似性的两组数据看做两个向量,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可以看做这两组数据之间的相似性。相似性结果在[-1,1]区间中,小于0为负相关,大于0为正相关,0为不相关,绝对值越大,越相关(相似)。示例如下:

from math import sqrt
def get_cosine(dot1, dot2):
    ''' 夹角的余弦值 '''
    ab = sum([dot1[x]*dot2[x] for x in range(len(dot1))])
    a2 = sum([dot1[x]**2 for x in range(len(dot1))])
    b2 = sum([dot2[x]**2 for x in range(len(dot2))])
    return float(ab)/sqrt(a2)/sqrt(b2)

if __name__ == '__main__':
    dot1 = [1,0]
    dot2 = [0,1]
    print get_cosine(dot1, dot2)

运行结果为0.0。

关于余弦相似性,更多请参考资料[6]。

皮尔逊相关系数

皮尔逊相关系数用来做相关性(相似性)计算,其结果同余弦一样,也在区间[-1,1]中。在资料[7]中能够找到下面这个公式:

分子是X和Y的协方差,分母是X的标准差乘Y的标准差。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这样计算:

在资料[8]中也提到了皮尔逊相关系数。

资料

[1] 協同過濾
[2] 曼哈頓距離
[3] Euclidean distance
[4] Jaccard/Tanimoto系数
[5] http://stn.spotfire.com/spotfire_client_help/hc/hc_tanimoto_coefficient.htm
[6] 余弦相似性
[7] 皮尔逊相关系数
[8] Correlation and dependence
[9] Tanimoto Coefficient


( 本文完 )